近日,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舉辦了2024年新生開學典禮,來自梅州蕉嶺的陳雨恬同學作為本科新生代表發(fā)言。
![](http://photo.mz168.com/attach/202409/478_1725873472mn5j9r3cwioe7hy.jpg)
尊敬的各位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。我是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24級本科生陳雨恬。能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中作為新生代表發(fā)言,與大家談談來到燕園的這十多天里我的感想與體會,我深感榮幸。
回望過去的日子,我們必然都是經(jīng)歷了日日夜夜的蟄伏,一路過關斬將,才得以站在這里。每一個清晨的瑯瑯書聲,每一張密密麻麻的草稿紙,每個夜晚桌前伏案疾書的身影,都是我們奮斗的見證。猶記得,北大對剛剛進入高三的我而言,像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,一個藏在心里的白月光。而一年之后,當真切地看到北大校門上掛著的“熱烈歡迎新同學”的橫幅時,夢想與拼搏的意義從此具象化。今天,帶著過去奮斗的積淀,懷著欣喜激動的心情,我們相聚在了燕園。
在燕園的十多天里,我們收獲了許多人生中的第一次,也一定都在心中勾勒了一份獨一無二的燕園印象。在這里,有盈滿歷史厚重氣息的古建筑,一磚一瓦都述說著歲月悠悠;這里,有郁郁蔥蔥的林蔭道,陽光透過樹葉罅隙撒下斑駁光影;這里,有未名湖,有博雅塔,湖光塔影靜謐美好……可以說,北大,滿足了我們對大學的所有想象。當然,除了北大景,北大人更值得稱道。在新生軍訓和訓練營期間,我們一同聆聽了許多專家大師的學科前沿講座和眾多優(yōu)秀學長學姐的經(jīng)驗分享,他們都有著淵博的知識,嚴謹?shù)膶W術態(tài)度,以及對理想的執(zhí)著,對真理的不懈求索。他們帶給了我無盡的欣喜與期待,因為我看見,知識殿堂的大門在我們面前緩緩打開。北大,以她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和自由博愛的獨特氣質,給予一代代燕園學子源源不斷的靈魂滋養(yǎng)。
猶記得新生報到的那天,每個同學都站在新傳的迎新板前,帶著初見燕園與初來新傳的喜悅,笑對著鏡頭說道,“北大我來了!新傳我來了!”雖然現(xiàn)在的我對于未來的學業(yè)和職業(yè)規(guī)劃依然感到有些懵懂,但在這十多天的教授前沿課和自我的切身體悟中,我開始逐漸構筑起對于新傳的學科認同。新傳與時代脈搏息息相關,所謂“新聞是社會發(fā)展的守望者”,而“傳播是社會運行的神經(jīng)中樞”。這十多天里,我們漸漸明白,當代新傳人,肩負著沉甸甸的時代使命。新傳人不能盲目扎進精致利己的漩渦中,而應心懷國之大;新傳人不能待在象牙塔中,而應將根系穩(wěn)穩(wěn)地扎在田野大地上;新傳人也不應拘泥于單一學科,而應主動去探索多元學科的交叉,與這個ai、元宇宙等新事物橫空出世,各項科技飛速發(fā)展的時代相伴偕行。
“凡是過往,皆成序章”,站立在一個全新的起點,我們能看到更廣闊的風景,也將面臨著更洶涌的風浪。但是,既然已被打上了“北大人”的烙印,就不能懼怕前路的挑戰(zhàn)。盡情地利用北大這個平臺吧,去探索,去試錯,去相遇,去尋找自我與世界的聯(lián)結,去乘著浪潮一往無前……無論如何,選擇熾熱,選擇理想,選擇綻放。
燕園情,千千結,問少年心事,眼底未名水,胸中黃河月。此刻,我無比期待與在座各位共同書寫與北大新傳的故事續(xù)章。最后,由衷地感謝這段時間里學院領導和老師對我們24級新傳本的關心和幫助,祝老師們身體健康,桃李芬芳;也愿同學們向光而行,未來可期!
謝謝大家!
(北京大學)
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,請打賞支持一下!
![](view/img/dash.png)